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我会举办 “学习谢孝思•助力中国梦”活动
我会举办 “学习谢孝思•助力中国梦”活动

 

7月6日下午,苏州市贵州商会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系列之“学习谢孝思·助力中国梦”活动在市机关大院内隆重举行。苏州贵州商会会员、会员单位管理干部、在苏贵州籍务工青年、在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黔籍人士、在苏州高校就读的贵州籍大学生、兄弟商会等各界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活动。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钱培华,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顾和祥,苏州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郦方,谢孝思长子、著名书画家谢友苏,苏州市工商联经济联络处处长萧泰来出席,活动由秘书长金德江主持。

 

倾心姑苏六十年  不尽相思一片心

活动首先总览回顾了谢老的一生。谢孝思,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党外民主人士。1905年生于贵州贵阳,2008年在苏州逝世,享年104岁。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系,师从国画大师汪采白、吕凤子。上世纪30年代,任贵阳市达德学校校长,与著名爱国人士黄齐生先生一起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解放后,先后任苏州市文教局局长兼园林修整委员会主任、苏州市文管会主任,为苏州园林及古城保护等建言奔走,不遗余力。历任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第一至第八届政协副主席、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州市文联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民进苏州市主委等职。

谢孝思先生对姑苏古城有两项历史性的杰出贡献。一是新中国成立伊始,他以苏州市文化局长身份,提出并主持苏州园林的修复工作,使当时已破败殆尽的多处重点园林获得再生。数十年后荣获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称号。二是在改革开放中,他担着风险,一再向中央上书,痛陈保护姑苏旧貌的大计,终得部分实现,使古城获适宜居住城市称号。谢孝思因此被誉为“千余年来对苏州贡献最大的两位杰出人物之一”、“当代苏州不能忘记的两个人之一”。

当天的活动上,顾和祥副主委、谢友苏先生共同为参会的各界代表赠送了《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谢孝思与苏州文化》一书。该书由民进苏州市委主编,2008年5月出版,2009年又出版续篇。这两本书著录了谢老的生平业绩,系统地回顾了谢老的一生,全面地展示了谢老与苏州文化的紧密联系。

2009年6月,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程来苏拍摄谢孝思的专题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该片以谢孝思对苏州古城和园林的关心和保护这一角度入手,再现了他对苏州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当天的学习活动上,所有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这部专题片,对苏州园林修复的历史和谢老所做的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旧友故交话谢老  细微之处见精神

当天的学习活动,还特别邀请谢老的好友、同事和学生代表分享谢老的往事,还原了真实、鲜活和立体的谢老。

谢孝思师弟、挚友,吕凤子学术研究会首席顾问葛振华先生担纲主讲,以谢孝思先生先进事迹为素材,分别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三个层面进行报告。

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顾和祥曾与谢孝思一起共事20多年,他分享了工作和生活中谢老的许多往事,深深地感染了与会人员。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路上偶遇时任市政协副主席的谢老,谢老坐在长子谢友苏驾驶的摩托车上,身上裹着厚重的军大衣,满脸冻得发紫,腰间系着红色腰带将他与儿子紧紧捆在一起,场景令人酸楚,打听后才知谢老是去看望苏州的老艺术家们,他宁愿自己顶着寒风也不愿跟单位“添麻烦”。

苏州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的郦方是谢孝思的学生,年幼时就追随谢孝思学习。他见证了谢孝思对古城保护和园林修复的过程,他分享的谢老为苏州古城保护所做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令人震撼和感动。

 

立志学习谢孝思  携手助力中国梦

苏州市党代表、苏州市贵州商会会长秦道标号召全体在苏贵州籍人士,认真学习谢孝思精神,商会企业要诚信经营、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要坚定信念、务工人员要爱岗敬业,大学生要勤奋学习,为苏州添荣耀,为贵州争光彩,希望各条战线上有更多像谢老一样的人物涌现。

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钱培华在讲话中指出,在谢老身上,让我们看到了理想和信念的伟大实践。希望广大在苏贵州人,以谢老为楷模,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我梦想,体现人生价值,为黔苏两地发展描绘宏伟蓝图,为中国梦的苏州篇章贡献力量。

  本活动是苏州市贵州商会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贵州籍人士谢孝思先生的先进事迹,大大激发了与会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更坚定了广大在苏的各界贵州代表实现梦想的信心。

时间:2013-7-11 | 阅读:1858
版权所有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市贵州商会
电话:0512-65649941 手机:133 8253 6270
邮箱:szgzsh2011@163.com 网址:www.szgzsh.cn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宝带东路399号中润璞御公寓1917室 邮编:215141
苏ICP备16025425号
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0373号